首页 > 新闻资讯 > 媒体聚焦

媒体眼中的中广核“安全秘诀”

来源: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17日

-A+A

今年6月是全国第十五个“安全生产月”,新华社和中国电力报的媒体记者近期走进中广核红沿河核电项目现场采访,亲身感受核电站里的安全文化。在这里,他们亲身体验了安全帽撞击、洞口坠落等现场安全培训,还“突击”到访核电机组的施工现场,随机检查现场工人的安全装备,并追问管理高层有关安全的种种细节。最终,他们给出了作为安全问题“找茬者”的答案,见证了中广核走出去的“安全秘诀”。

追问中广核为何死磕“脚手架”

采访首日,记者参加了中广核红沿河核电项目安全管理实践介绍会,听取了各方对于安全实践的经验反馈。在会上,记者对中广核红沿河核电项目“死磕”脚手架这一细节表示浓厚兴趣。红沿河核电二期项目将施工现场的普通脚手架管全部改为镀锌脚手架,并对在脚手架施工人员进行专项考试。该项目总经理田瑞航说,脚手架作业安全风险高,临海脚手架多次使用后易腐蚀,一旦有人员伤亡,其巨大损失难以估量。“更重要的是生命无价,中广核在安全方面的投入花多少钱都是值得的,我们的安全目标是‘零轻伤’。” 


中广核20万工时工业事故率低于欧洲1/100


次日,记者还“见缝插针”地采访了中广核工程公司安全总监袁树军。他直言,就是要想方设法把质量隐患暴露出来,暴露出来才能去解决。“解决今天的问题,就是对明天的预防。”袁树军透露,中广核工程公司2015年20万工时工业安全事故率仅为0.0121,不到欧洲平均事故率百分之一,亦低于美国的两百分之一。

袁树军说,除了在建造阶段的工业安全,核电建设安全最大的挑战是质量挑战,包括设计工作的质量,安装与调试的质量、管理质量等,都是要“一次把事情做好”。他举例说,在作业工程中,除了本身的技能知识以外还需要一个大环境来支撑,包括管理的影响,甚至细微到空气质量、水源质量、噪音等外部条件都影响到员工的专注度。

中广核工程公司还通过“大数据”确保安全。在中广核红沿河核电项目现场,安全监管员用手机随时拍可能的安全隐患,上传到自主开发的APP软件,当天晚上统计,并于第一时间进行整改,让隐患无处遁形。


现场体验核电“新人”安全必考课

在红沿河核电二期项目的监控办证服务中心,记者们做了一回核电“新人”。在安全帽撞击体验区,3名受训学员在培训教练指导下稳稳地戴好安全帽,身高1米8的中国电力报记者是现场记者们当中个子最高的,率先体验并第一个感受到了“棒击”。他直言,只有亲身体验安全帽撞击后,才明白“安全帽”这三个字的意思。

中国电力报记者表示,当金属棒砸在安全帽的一瞬间可以感受到一声似乎由脑内传来的巨响,双腿不由自主的微蹲,不难想想这个力度如果直接作用到头顶是什么效果。他回头看一眼体验设备,手不自觉拉了把帽带。

在接下来的洞口坠落体验区,记者信心满满,“不到一层楼的高度,跳下来根本没有问题!”可是当洞口打开的一瞬间,他立刻收回了这个想法。“在双腿完全无处借力的情况下突然下落,与主动跳下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一瞬间似乎都可以感觉到肾上腺素极速升高,只能完全寄希望于脚下的保护措施。”

记者们所在的安全体验区,设在红沿河核电站入口处,往里紧挨着监控办证服务中心。中广核红沿河核电项目现场4500多名员工在上岗前,都经过了这里的安全培训,这是一道必经的安全考试。


记者观察:核电走出去需要中广核这样的“安全底气”

至此,你也许会问,安全文化之于中广核是个什么样?是工地上的大红标语?还是安监手里的哨子?中国电力报记者在红沿河核电站现场给出了自己观察到的答案:“自觉”。他发现,这里的工人登高自觉系上安全带,无车无人情况下自觉走斑马线,管理层自觉组织学习安全知识。他说,最好的管理是全体员工的自律,在这一点上红沿河核电工程团队做到了。

作为一名从业16年的资深记者,新华社的记者尤其对我国核电发展的历程如数家珍、感触颇深,他在采访结束后评价称,中广核红沿河核电的安全管理水平是我见过的核电站中最为出色的。他认为,这里的安全管理给人最深刻的印象不是规章制度的严密,不是高科技手段的充分运用,不是针对新入行人员和机构的细致,而是这种融入身体的安全意识和敬畏。

他说,“我国核电发展需要科技支撑,也需要走出去进行产业开拓,但最需要的,还是中广核这样的安全底气。”